咨询热线:18203040640

首页 >> 行业前沿 >>行业新闻 >> 中国青年报:孩子心理生病了得早治
详细内容

中国青年报:孩子心理生病了得早治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把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10月11日,学生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凤凰校区操场上进行户外团队心理辅导。视觉中国供图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精神障碍不像简单的感冒发烧、病毒感染,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的话会影响终身,也就是说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将受到影响。”10月9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说。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把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当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莉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场讲座中介绍,多动症这种儿童青少年较为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虽然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轻,但大多数成年后的多动症患者会面临执行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经济收入低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关键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必须减少产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性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牵动着家长的心。近年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已经纳入全国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畴,相关部门、全社会正在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两方面指标提示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

  郑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来就诊的儿童青少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

  郑毅呼吁,家长应该像关心孩子躯体健康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郑毅给出了两方面指标。

  指标一:孩子的情绪和日常生活行为发生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变化,比如睡眠习惯改变,包括失眠、早醒、睡眠过多等,或者食欲特别不好、心情很不好等。

  指标二: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他自身或他周围的人带来了持续的麻烦和痛苦。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一些早期表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抑郁障碍是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差、退学,甚至自残、自杀的高危因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发现,不论在病房还是门诊,抑郁障碍孩子的亲子关系通常比较差。不少家长经常会误解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表现,比如孩子因为动机减退、情绪低落、疲劳等原因不愿意上学,这会被误解为“懒”,孩子的身体不舒服也会被误解为“装出来的”。

  曹庆久建议,家长应加强亲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求,这样有助于孩子主动向家长倾诉不良情绪。

  孩子出现了心理疾病该如何干预

  临床中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成四个级别。第一级别是非常重要的关口期,郑毅解释说,如果只是发展过程中的小问题或者适应方面的小困难,还没有达到明显的功能损伤,也还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社交功能,这时候家长、老师及时给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很多孩子是可以调整过来的。

  第二级别,如果孩子的问题比较明显,家长和老师调节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或者社区的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其中,明确将完善教育系统的心理服务网络,以及加强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作为重点,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截至目前,试点地区96%的村和社区,100%的高校和近95%的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或者社会工作室。

  “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被诊断为疾病,但是已经出现了综合征,这个时候我觉得就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评估,可能要介入心理治疗等手段。”郑毅说,这些心理治疗手段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

  第四级别是达到了疾病的级别,郑毅表示,这时候就应该尽早去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最常见的医疗干预方法是药物治疗,此外还有心理治疗、物理疗法等。

  不少家长担忧药物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对此,郑毅解释说,精神科的用药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在积极的监控下,定期做一些检查,药物治疗非常安全。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什么有这么多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郑毅解释说,儿童青少年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内因、外因都会引起儿童青少年心理方面的问题。内因包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发展出现偏差,表现为认知扭曲、情绪不稳定、抗挫能力比较差、心理韧性不足等。外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相关环境造成的压力。

  李大川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来协同推进、共同发力非常重要。

  为进一步全方位高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这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相关项目,包括中央转移地方支持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工作,通过试点取得经验进行推广。同时,很多地方也主动开展工作,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出了很多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共同推进了行业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