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后注意学生心理维护高考刚刚结束,学子们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心理状态和作息等与考前都有巨大变化。同时在等待分数的一系列过程中,学子们的心理起伏也比较大。考生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高考后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学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 常见的心理状态 过度兴奋放纵:多年苦读,一朝“解放”,一些孩子会产生报复性放松的情况,恨不得把过去几年欠的玩乐都一次性补偿回来,弥补自己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比如通宵游戏、熬夜刷剧、疯狂聚会狂欢、胡吃海喝,造成日夜颠倒、饮食失衡等。兴奋过度的后果,是身体的超负荷运转,以及生物钟紊乱导致精神不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焦虑悲观低落:许多学生在考后经常会回想考试中哪里没发挥好而出现自怨自艾、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他们往往期望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表现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 空虚无所适从:有的学生从原来紧张的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会出现一种不知道该做什么、虚无、无所适从的状态。学生往往美美地睡几天,把长期缺失的睡眠补一下。但过了几天,就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 自己做好心理调适 这个阶段要多补觉、多休息;避免过度放纵、熬夜,最好还能保持高考前的规律作息,尽可能不要打乱生物钟。可以适当地做做运动、游玩散心,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参加一些高考前因时间不够而无法参加的兴趣爱好活动。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转折点。 高考前,父母为了做好后勤保障、照顾孩子生活起居,非常辛苦。不妨用这几天,帮父母做做家务,整理整理房间、做一顿饭,犒劳辛苦照顾自己的父母。 因考试暂停的爱好可以重新拾起来。无论是吉他、画画、唱歌还是滑板、打球等,在爱好中消解迷茫,梳理自己的兴趣。 高考结束后,未来还有更美好的人生等着你。不妨在这个时候,和同学、老师、父母讨论一下自己擅长什么、兴趣在哪里、有哪些能力特长,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探索自己感兴趣专业或行业的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信息,多方面、多渠道搜集信息,合理决策。这样对于自己填报志愿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学生在选择心仪院校与专业时,可能会与家长发生分歧,这个时候正是和家长交流的好时机,谈谈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明确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要“帮帮忙” 切勿大撒把,放任孩子不管不顾。不要从考前“什么都管”的极端,走向考后“什么都不管”的另一个极端。保持亲子沟通非常重要。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关爱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关于社会、行业等的一些发展趋向。让孩子不再停留于当下,开始自我学习、展望未来。 家长一定要发挥好“避风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导。考试已经结束,回忆太多过去的事情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家长要尝试温和理性地进行沟通。看见孩子的不容易,利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帮孩子寻找一些兴趣爱好,抽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