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少年教育专家张彭:体验类知识
现在的孩子为何会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有的更是冷酷至极,让人难以接受?
重庆青少年教育专家张彭解释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根据儿童获得和掌握知识的特点,将知识分为记忆类知识、理解类知识和体验类知识三类。记忆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于单纯的识记,较少涉及理解和经验。各种形象、符号的记忆是这类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记忆类知识多数来源于前人先在的规定或习惯,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可传播性,是其它类知识学习的基础。理解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于逻辑,记忆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演绎、归纳、类比、论证、分析与综合等逻辑学基本方法是人类知识扩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就是这类知识的典型代表,数学所运用的主要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类知识也具有可继承性和可传播性。
体验类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或体验,以及在体验基础上的“感悟”。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强调在此类知识中,记忆和逻辑思维所起的作用又处于相对次的位置。体验类知识涉及的范围极宽,可以从单一感官体验一直到复杂的情感体验乃至不能直接运用推理思辨获得的一切经验。体验类知识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感受性和非传播性,即我们自己的某种感受不能通过语言等传播方式使另一个人获得同样的感受,所以这类知识往往不是通过一般学习方式获得的,而是在某些条件下或特定环境、处境中体验或感受到的。
体验类知识的获得途径,首先根据体验类知识的特点,让孩子处于某种经验的情境中,是获得此经验的最基础的条件。由于经验的真实情境难以重复,所以这就有必要借助模拟教育情境来实现。其次,一些体验类知识则是在经验的重复、比较重获得,而另一类则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这样可以看到体验类知识的获得或教育至少要考虑,情境、比较和“尝试——错误”等学习方式。当下我国的学校教育注重记忆类知识和理解类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而体验类知识由于其非继承性和非传播性特点,以教材为主的教育方法明显是不合适的。由于体验类知识培养的难度,也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导致受教育者体验类知识的匮乏。体验类知识匮乏,明显会导致道德感知、同情心等不足,使个体不善于换位思考,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表现的自我中心、不通情理、对他人的漠视甚至是冷酷无情。这样的人格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危险。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总结需要家长们注意的几个观念是:1.爱孩子,并不仅仅意味着,孩子需要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给他,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跟父母在一起,陪他们玩耍,多关心;2.爱孩子,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情感上、心理上的积极关注;3.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去听,用自己的舌头去尝,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能最初的阶段要冒些风险,这就需要父母量(孩子的)力而行;4.要放低身价,与自己的孩子做朋友,与其沟通交流,想其所想,乐其所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这样只会让孩子生惧而缺乏亲情本应有的亲密感;5.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干预孩子的世界,要知道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只要一边看着把握好必要的尺度就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
天若有情天亦老,心有寸草心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