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援助:东航灾后心理援助在行动“深入细致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再接再厉、善始善终。”“要继续做好遇难者遗骸遗物整理、移交等工作,给逝者以尊严、给家属以慰藉。”“要加大遇难者家属帮扶救济工作力度,让遇难者家属安心。”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截至3月30日,累计安置遇难者家属695人,开展心理评估7926人次、心理辅导2917人次。”3月31日上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召开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遇难者家属安置的有关情况。 事故发生当日,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援助队伍,便同负责消防救援和医疗救援工作的相关力量一道,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随着援助工作的推进,人数也从第一晚的53人增加至105人。 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对于援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援助的对象也并不局限于灾难幸存者和死难者家属,而他们所要做的工作,更绝非安慰家属“想开点”那么简单。如何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帮助当事人顺利度过心理危机?相关人群又该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调适?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从事相关研究且兼具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 遇难者家属遭受的心理冲击最大,专业心理干预在第一时间介入尤为关键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发生后,人心理的固有平衡会被破坏,出现失衡状态,普遍都会出现包括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行为的等方面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个别人甚至会产生轻生的想法和行为。这些应激反应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如果没有及时地调整,长期积蓄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 “灾后心理援助的目的,便是帮助那些受灾难影响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给予适当的、合适的心理帮助,使他们能够脱离困难的境地,恢复心理的平衡,重新适应生活,减少日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樊富珉教授介绍说。 一般而言,灾难的幸存者、亲历者以及遇难者家属受到的心理创伤较为严重,而因为亲人离世遭受心理重创的遇难者家属,通常会成为心理援助的重点对象。由于自身心理调节能力有限,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给予特别关注。 “灾难发生初期,当事人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初期的干预重点需要放在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上,通过给予积极关注、共情反应、包容空间等方式,让当事人感觉安全、舒适和放松,充分宣泄自身情绪,达到心理平衡状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临床执业医师钟明天表示。 担任“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心理援助组组长的广西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广西卫生应急心理援助队技术负责人潘润德和他的同事正是这样开展心理干预的。他告诉记者,他们通过“1名心理专业人员+1名政府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共同对接1户家庭”的模式,为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援助及相关服务。 “目前,大部分遇难者家属已经离开梧州,很多家属都对我们心理援助人员表示感谢,甚至还给我们送来食物。部分家属还与心理援助人员相互加微信,希望能保持联系、继续获得帮助。”潘润德在工作间隙向记者讲述了援助组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和遇难者家属之间结下的情谊。 治愈心理创伤需要时间,但也不能消极地寄望于时间,遇难者家属及其亲友、心理援助者都要参与其中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创伤一般会经历情感休克期、麻木期、否定期、接受期四个不同阶段。由于每个人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接受的社会支持也不尽相同,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此外,有的人反应可能在灾难刚一发生时即出现,也可能延迟至灾难发生后数周甚至数年才发生,或者出现在不同阶段来回反复等情况。 灾难猝然而至,灾难亲历者、遇难者家属等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巨大打击,这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长久的,对个别人而言,甚至是终身难以愈合的。因此,需要把心理援助看成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一方面,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使大部分人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对援助对象的全面评估和精准干预,确保心理援助科学有效。 樊富珉告诉记者,心理援助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在整个灾后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危机干预(心理急救)是心理援助最早期的工作,灾后心理援助还包括哀伤辅导和创伤治疗等。 多位心理专家还提到,在漫长的心理重建过程中,当事人周边的亲朋好友是主要的“助力”,能在他们需要时倾听、共情和支持,给予关爱和必要的帮助。实践中,心理专家也会在灾难发生后尽快告知亲友注意事项,将其快速培训成为心理急救者。当发现当事人存在消极念头,亲友们应积极协助或敦促当事人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 此外,在灾难后运用团体辅导方式进行心理援助,可以增加人们彼此的连接,建立新的支持系统,互助关怀,抱团取暖,也可以有效地应对困境、共渡难关。 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创伤经历者,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固然必要,但对于大多数当事人而言,学会自我调适也必不可少。钟明天建议,可以尝试通过书信等方式表达内心感受,矫正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选择性地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勇于敞开心扉沟通交流。 参与救护的工作人员要尝试分享情绪、及时调整生活节奏 除了遇难者家属外,一线参与搜救人员和指挥部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警察、承担相应职责的干部,以及参与相关报道的媒体工作者等,同样要面对沉重的压力,身心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专家指出,这部分人群也需要快速适应应激状况,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参与灾难善后工作。 一些救助工作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疲倦、做噩梦、眩晕、腹泻等不适,可能还会发现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并产生麻木、愤怒、悲伤、有负罪感等多种复杂情绪。 中科院心理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委员吴坎坎曾前往多个事故现场参加援助工作。他结合自身经历为救助工作者支招:可以适时地将自己的感受和救灾经验与其他的救灾伙伴分享;多给予自己及周围的人鼓励,有困难时及时向伙伴们提出,并接受他人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吴坎坎还提醒救助工作者,回归正常生活后,要及时调整和适应生活节奏。 |